论信息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07-05-29 10:31:38
来源:中企动力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深入认识之后做出的又一项重大决定,体现了国家发展新的价值取向。
信息技术革命是继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历史又一重大跨越,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这已经被世界各国政府达成共识。在我国,党中央、国务院对信息化也非常重视。温家宝总理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党中央顺应时代进步潮流和世界发展趋势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环节,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在信息时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有新思路、新方法,要善于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利用信息化手段发扬民主、依法治国
和谐社会特征之一是“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信息技术为发扬民主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政府门户网站把政府和老百姓的距离拉近了,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政府工作进展,了解办事流程和方法,下载文件填好后发给有关部门;政府官员可以通过上网浏览、网络聊天等方式倾听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密切联系群众,增强执政能力;政府部门可以在网上征求群众的建议,引导公众参与讨论一些具体事务。
依法治国的一个基础工作就是普法,让人民群众了解法律法规,自觉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许多违法案件的发生,主要原因是当事人不了解一些具体的法律条文,是个法盲。如果法律法规不被群众知道,颁布法律法规的效用就要大打折扣。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普法工作的效率效果。以前,了解法律通常做法是购买法律文本、上门咨询法律工作者。现在有了法律法规数据库,上网一查,一目了然;老百姓还可以浏览各种专业法律网站,通过案例库等了解同类纠纷、案件的处理方法,或在网上提问,由专家帮助解答。
二、利用信息化手段维护公平、伸张正义
和谐社会特征之二是“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机会公平,减少信息不对称。以前,信息往往掌握在某些人、某些部门手里,其他人很难获取这些信息,一些人就不择手段地搞到内部消息,如商业贿赂,这样容易滋生腐败。通过政务信息公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暗箱操作,使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另外,信息化使教学条件差的地区也能够享用教学条件好的地区的教学资源(如电子课件),医疗卫生信息化使得广大农民也可以轻易获取健康知识,等等。
社会舆论在伸张正义方面能够发挥很大作用。网络是一个廉价、而且相对公平的舆论工具。老百姓只要能够上网,就能够在网上抨击或揭露丑恶现象,陈述自己的冤情,为一些弱势群体声援。近几年来,网络的普及极大地强化了其社会舆论工具的功能,许多贪污腐败、黑恶势力、社会不公之类的事件,都是通过网络使该事件一夜之间传播到大江南北,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威慑力。许多政府部门迫于舆论压力,对上述事件快速做出反应,使正义得到及时伸张。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信用社会、增进团结友爱
和谐社会特征之三是“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社会危机的一种重要表现就是“信用危机”,即人与人之间缺乏应有的信任。据工商部门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合同有40亿份左右,合同总金额达到140万亿元,平均合同履约率只有50%左右。由于缺乏企业信用信息,在商务来往过程中不清楚对方的信用底细,债务纠纷接连不断,贷款诈骗、企业脱逃废债屡见不鲜,种种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建立企业信用数据库,建立基于网络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方便广大企业查询,不仅可以让那些坑蒙诡骗的企业难以立足,让存在侥幸心理的企业严以自律,而且有利于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除了建立企业信用数据库及信息系统,还应建立个人信用数据库及信息系统,使公民自觉树立信用意识。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多少次在国家危难之际挽救了国家,在信息时代同样值得继续发扬光大。以前,由于受到空间、时间的限制,团结友爱往往只局限于工作、生活圈内的人。现在,有了网络,能够使这种行为跨越时间和空间,做好事的社会价值急剧放大。例如,一个人在BBS上发布一个商品促销、生活警示等利好消息,能够帮助许多看到这个帖子的人得到实惠;远程教育可以帮助那些地处偏远地区的少年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帮助地处偏远地区的中青年学习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为患难的人们发布救助信息,让更多的人们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此外,通过网上大力宣传团结友爱方面的典型事例,使这种传统美德深入人心.
四、利用信息化手段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和谐社会特征之四是“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使国家充满活力,同样离不开信息化。
学习是创造力的源泉。电子学习是信息社会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传统死记硬背、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老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则是根据兴趣和社会需求主动学习,从网上获取知识。人们不需要记住很多东西,而是把精力放在创造知识上来。网络学习资源很丰富,人们工作之后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电子学习使得终身教育、素质教育成为可能,而且成本很低。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创造性工作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减少重复研究,提高创造效率和效果。以前,不少人由于信息闭塞,花费了很大精力研究出个东西,却发现人家早就发明出比自己的好得多的东西了。信息化将降低这种无效劳动的可能性,例如通过查找专利记录就可以了解自己要创造的东西人家有没有做。创造者可以通过网络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可以通过网络寻求资助,或者帮助创造成果产业化,使创造活动得到支持的机会更多。创造成果可以借助网络充分传播,创造者也可以得到更多人的肯定,获得成就感,有可能甚至一夜成名。
创意产业是近年来发达国家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一个新型的产业群。按照英国的划分,创意产业至少包括以下13个领域:广告、建筑艺术、手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与音像、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等。目前,创意产业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的密切关注。发展创意产业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数字出版、游戏软件、数字影视、动画制作、虚拟现实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创意效率和创意质量,而且可以减低创意成本,能够实现传统手工方式无法完成的事情。
五、利用信息化手段维护社会稳定
和谐社会特征之五是“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社会治安管理信息化、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国防信息化等都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在这几个方面,我国正在实施“金盾工程”、“金保工程”、“新军事变革”。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在公安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在案件侦破、抓捕罪犯、应急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公安、武警指战员的战斗力。例如,建立全国犯罪数据库,犯罪分子各项信息记录在案,全国公安机关共享,有利于尽快把犯罪分子抓获归案;利用第二代身份证读卡器,如果嫌疑犯或罪犯登记住宿,有关信息会自动传输到公安部门进行比对,发出警报,公安人员可以立即部署抓捕工作。此外,在城市主要街道、乡村主要路口安装监视器,在抓捕嫌疑犯或罪犯中大有帮助。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各项劳动保障行政法规的陆续出台,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迅猛,社会保险参保人员数量已达几个亿,基金收支总量达万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资金量和信息量,仅靠手工操作和低水平的单机管理已经难以为继。要想“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必须有一个庞大的信息系统做支撑。目前,我国就业压力很大,失业率过高不利于社会稳定。信息化不仅可以使就业信息传播更加有效,而且本身能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一方面,各种各样的就业信息网可以让求职人员的选择面更广,信息来源更加便捷,促进人才流动。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设需要各种层次的信息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业岗位;信息服务业、信息产品制造业人才需求很旺盛,能够缓解一些就业压力。我国当前就业矛盾是人才结构问题,人才需求信息的通畅,可以引导人才结构调整。此外,通过电子学习,求职人员能够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适应激烈的人才竞争。
要捍卫我国的安全统一和主权领土完整,保持国家安定,必须依靠强大的国防力量。新军事变革是继金属兵器变革、火器变革和机械化变革之后,人类军事史上又一次大的革命,其实质就是军事信息化。军事科学院傅立群研究员认为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革新”、一个“转变”。即:革新军事技术,最终实现武器装备的信息化;革新军事理论,用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特点与规律的军事观念和思维方式去谋划军队建设和军队作战;革新作战方式,探索和采用便于发挥信息化优势的战略战术;革新体制编制,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要求,重组军队的内部结构;在上述革新的综合作用下,推动战争形态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表明,要想打赢未来战争,必须开展军事信息化建设,走“科技强军”之路。
六、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和谐社会特征之六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要有坚实的经济实力作后盾,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物质前提。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先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限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行业的发展,提升传统经济部门的运行效率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这本身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信息化不仅拓展和丰富了工业化的内涵,而且可以减少工业污染,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为工业化进程提供更多的能源、原材料。例如,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精确生产”,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利用先进的电子设备,可以有效减低能耗;空间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矿山开发等领域,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能源、原材料支持。
尽管信息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能够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但并不是说信息化是一副灵丹妙药,还要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很好的软环境。广大IT企业要研究开发实用的IT产品,使信息化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人民生活。笔者相信,只要围绕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战略部署,扎扎实实地推进信息化建设,我国信息产业必将蓬勃发展。
信息技术革命是继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历史又一重大跨越,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这已经被世界各国政府达成共识。在我国,党中央、国务院对信息化也非常重视。温家宝总理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党中央顺应时代进步潮流和世界发展趋势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环节,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在信息时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有新思路、新方法,要善于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利用信息化手段发扬民主、依法治国
和谐社会特征之一是“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信息技术为发扬民主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政府门户网站把政府和老百姓的距离拉近了,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政府工作进展,了解办事流程和方法,下载文件填好后发给有关部门;政府官员可以通过上网浏览、网络聊天等方式倾听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密切联系群众,增强执政能力;政府部门可以在网上征求群众的建议,引导公众参与讨论一些具体事务。
依法治国的一个基础工作就是普法,让人民群众了解法律法规,自觉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许多违法案件的发生,主要原因是当事人不了解一些具体的法律条文,是个法盲。如果法律法规不被群众知道,颁布法律法规的效用就要大打折扣。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普法工作的效率效果。以前,了解法律通常做法是购买法律文本、上门咨询法律工作者。现在有了法律法规数据库,上网一查,一目了然;老百姓还可以浏览各种专业法律网站,通过案例库等了解同类纠纷、案件的处理方法,或在网上提问,由专家帮助解答。
二、利用信息化手段维护公平、伸张正义
和谐社会特征之二是“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机会公平,减少信息不对称。以前,信息往往掌握在某些人、某些部门手里,其他人很难获取这些信息,一些人就不择手段地搞到内部消息,如商业贿赂,这样容易滋生腐败。通过政务信息公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暗箱操作,使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另外,信息化使教学条件差的地区也能够享用教学条件好的地区的教学资源(如电子课件),医疗卫生信息化使得广大农民也可以轻易获取健康知识,等等。
社会舆论在伸张正义方面能够发挥很大作用。网络是一个廉价、而且相对公平的舆论工具。老百姓只要能够上网,就能够在网上抨击或揭露丑恶现象,陈述自己的冤情,为一些弱势群体声援。近几年来,网络的普及极大地强化了其社会舆论工具的功能,许多贪污腐败、黑恶势力、社会不公之类的事件,都是通过网络使该事件一夜之间传播到大江南北,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威慑力。许多政府部门迫于舆论压力,对上述事件快速做出反应,使正义得到及时伸张。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信用社会、增进团结友爱
和谐社会特征之三是“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社会危机的一种重要表现就是“信用危机”,即人与人之间缺乏应有的信任。据工商部门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合同有40亿份左右,合同总金额达到140万亿元,平均合同履约率只有50%左右。由于缺乏企业信用信息,在商务来往过程中不清楚对方的信用底细,债务纠纷接连不断,贷款诈骗、企业脱逃废债屡见不鲜,种种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建立企业信用数据库,建立基于网络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方便广大企业查询,不仅可以让那些坑蒙诡骗的企业难以立足,让存在侥幸心理的企业严以自律,而且有利于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除了建立企业信用数据库及信息系统,还应建立个人信用数据库及信息系统,使公民自觉树立信用意识。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多少次在国家危难之际挽救了国家,在信息时代同样值得继续发扬光大。以前,由于受到空间、时间的限制,团结友爱往往只局限于工作、生活圈内的人。现在,有了网络,能够使这种行为跨越时间和空间,做好事的社会价值急剧放大。例如,一个人在BBS上发布一个商品促销、生活警示等利好消息,能够帮助许多看到这个帖子的人得到实惠;远程教育可以帮助那些地处偏远地区的少年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帮助地处偏远地区的中青年学习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为患难的人们发布救助信息,让更多的人们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此外,通过网上大力宣传团结友爱方面的典型事例,使这种传统美德深入人心.
四、利用信息化手段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和谐社会特征之四是“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使国家充满活力,同样离不开信息化。
学习是创造力的源泉。电子学习是信息社会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传统死记硬背、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老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则是根据兴趣和社会需求主动学习,从网上获取知识。人们不需要记住很多东西,而是把精力放在创造知识上来。网络学习资源很丰富,人们工作之后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电子学习使得终身教育、素质教育成为可能,而且成本很低。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创造性工作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减少重复研究,提高创造效率和效果。以前,不少人由于信息闭塞,花费了很大精力研究出个东西,却发现人家早就发明出比自己的好得多的东西了。信息化将降低这种无效劳动的可能性,例如通过查找专利记录就可以了解自己要创造的东西人家有没有做。创造者可以通过网络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可以通过网络寻求资助,或者帮助创造成果产业化,使创造活动得到支持的机会更多。创造成果可以借助网络充分传播,创造者也可以得到更多人的肯定,获得成就感,有可能甚至一夜成名。
创意产业是近年来发达国家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一个新型的产业群。按照英国的划分,创意产业至少包括以下13个领域:广告、建筑艺术、手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与音像、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等。目前,创意产业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的密切关注。发展创意产业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数字出版、游戏软件、数字影视、动画制作、虚拟现实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创意效率和创意质量,而且可以减低创意成本,能够实现传统手工方式无法完成的事情。
五、利用信息化手段维护社会稳定
和谐社会特征之五是“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社会治安管理信息化、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国防信息化等都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在这几个方面,我国正在实施“金盾工程”、“金保工程”、“新军事变革”。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在公安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在案件侦破、抓捕罪犯、应急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公安、武警指战员的战斗力。例如,建立全国犯罪数据库,犯罪分子各项信息记录在案,全国公安机关共享,有利于尽快把犯罪分子抓获归案;利用第二代身份证读卡器,如果嫌疑犯或罪犯登记住宿,有关信息会自动传输到公安部门进行比对,发出警报,公安人员可以立即部署抓捕工作。此外,在城市主要街道、乡村主要路口安装监视器,在抓捕嫌疑犯或罪犯中大有帮助。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各项劳动保障行政法规的陆续出台,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迅猛,社会保险参保人员数量已达几个亿,基金收支总量达万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资金量和信息量,仅靠手工操作和低水平的单机管理已经难以为继。要想“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必须有一个庞大的信息系统做支撑。目前,我国就业压力很大,失业率过高不利于社会稳定。信息化不仅可以使就业信息传播更加有效,而且本身能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一方面,各种各样的就业信息网可以让求职人员的选择面更广,信息来源更加便捷,促进人才流动。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设需要各种层次的信息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业岗位;信息服务业、信息产品制造业人才需求很旺盛,能够缓解一些就业压力。我国当前就业矛盾是人才结构问题,人才需求信息的通畅,可以引导人才结构调整。此外,通过电子学习,求职人员能够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适应激烈的人才竞争。
要捍卫我国的安全统一和主权领土完整,保持国家安定,必须依靠强大的国防力量。新军事变革是继金属兵器变革、火器变革和机械化变革之后,人类军事史上又一次大的革命,其实质就是军事信息化。军事科学院傅立群研究员认为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革新”、一个“转变”。即:革新军事技术,最终实现武器装备的信息化;革新军事理论,用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特点与规律的军事观念和思维方式去谋划军队建设和军队作战;革新作战方式,探索和采用便于发挥信息化优势的战略战术;革新体制编制,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要求,重组军队的内部结构;在上述革新的综合作用下,推动战争形态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表明,要想打赢未来战争,必须开展军事信息化建设,走“科技强军”之路。
六、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和谐社会特征之六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要有坚实的经济实力作后盾,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物质前提。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先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限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行业的发展,提升传统经济部门的运行效率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这本身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信息化不仅拓展和丰富了工业化的内涵,而且可以减少工业污染,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为工业化进程提供更多的能源、原材料。例如,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精确生产”,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利用先进的电子设备,可以有效减低能耗;空间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矿山开发等领域,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能源、原材料支持。
尽管信息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能够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但并不是说信息化是一副灵丹妙药,还要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很好的软环境。广大IT企业要研究开发实用的IT产品,使信息化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人民生活。笔者相信,只要围绕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战略部署,扎扎实实地推进信息化建设,我国信息产业必将蓬勃发展。